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斜视矫正 >> 儿童斜视矫正 >> 正文 >> 正文

专家解惑10岁男童单纯性隐外斜的诊

来源:斜视矫正 时间:2021-4-13

:10岁男童单纯性隐外斜的诊断与干预方案

刘生荣教授:

副主任医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眼视光专业实战培训首席讲师

保视佳视光产业(集团)骨干专家

30多年眼科临床和教学经验,擅长各种视光学疾病的精确检查与方案制定,尤为擅长儿童近视、斜视弱视临床治疗,对斜视,弱视治疗,验光配镜,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很深造诣。

案例:

陈*地男10岁

主诉:看黑板模糊半年多

现病史:之前就发现孩子看东西时习惯眯眼,疫情期间上网课看电子产品多,开学后看黑板不清楚,放假后来店里检查视力配镜。

检查:

VOD:0.4

OS:0.4

JOD:0.8/10CM

Os:0.8/10CMOD:-2.50矫正1.0OS:-2.25矫正1.0

PD:60mm

角膜映光:正位

交替遮:由外向内,

遮去遮:向内,幅度小,复位快

马氏杆:40CM:-8EXO6M:-16EXO

四孔灯:4灯两红两绿调节灵敏度:OU:4CPM(-)OD4CPM(-)OS:5cpm(-)

诊断:

一、屈光不正:交替遮盖,双眼动转性外隐斜,双眼近视

二、调节异常:调节不足

分析:

该学生由于在疫情期间存在大量不良的用眼习惯,看近和电子产品过多,导致近视症状加深,由于调节不足,看近时间过长,易视疲劳。

干预要点:

1.反转拍训练,提高调节功能。

2.改不良用眼习惯

3.补充营养

4.定期复查。

干预方案:

1.改习惯

2.反转片训练(负镜为主)

3.叶黄素,改善视疲劳。

4.定期检查视力及视功能:每1-2个月一次。

5.配镜足矫环离焦镜片请教授指导

专家解惑:

这次疫情,由于网课,很多青少年学生近视度数发展非常快,充分说明近视的产生及发展,一定以持续看近及电子产品有关。

也充分说明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解决这个问题,对家长和学生的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如何科学用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充分说明近视产生就发生在家庭。家庭的科学用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纠正读写姿势。

2.间断性用眼。(看书学习40分钟,休息10~15分钟。)

3.少看电子产品。

4.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5.少玩近用玩具等

根据孩子的检查,修正诊断:

1.屈光不正:双眼单纯性近视。

2.双眼调节不足。

3.双眼单纯性隐外斜

分析:

该孩子由于持续看近过多,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功能障碍,致调节不足,看近时焦点在视网膜后,产生近视并发展加深加快。由于调节不足,集合能力下降,导致单纯性隐外斜。

按:这段时间在视光中心坐诊,发现很多刚近视的孩子,家长普遍有侥幸的心理,孩子是否为假性近视?或是否经过某种训练,能让孩子不戴眼镜。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一定要重视用视功能检查的数据。

如:

生物测量仪,说明近视眼轴拉长后不可能再缩短。

视功能筛查仪,用裸眼和戴镜的比较,说明不戴镜对远立体视觉的影响、不戴镜对眼位的影响、对融合功能的影响等。图文并茂更说明问题。

再如:调节功能的检查,调节灵敏度低于正常值(+),NRA偏低、Bcc检查,调节超前,才有可能是假性近视。

用马氏杆检查,戴镜和不戴镜的比较,说明戴眼镜能减少隐性外斜视等。

该档案应该还要完善检查。

1.同视机检查:主他觉斜视度、三级立体视功能检查、融合范围检查等

2.视功能筛查与检查。

3.集合近点检查

4.PRA/NRA

5.调节幅度等检查。

综合干预方案:

1.改习惯。

2.视功能训练,恢复调节、集合功能,改善视疲劳,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3.补充融合范围检查并训练。

4.配镜足矫:功能性眼镜,如:环离焦镜、角膜塑形镜等。

5.叶黄素,

6.定期检查,每月检查一次视功能。

注:①关于调节功能训练,用反转拍家庭训练为主,每天训练两次,一次10分钟。(学习40分钟,训练10分钟。)

孩子是否能坚持训练,重点在于家长的监督。

②集合功能训练,融合功能训练。重点在店内训练,每周末训练两次。

如:自动棱镜反转拍训练、棱镜阅读训练、VTS4D融合范围训练等

以上为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