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者因无法配合手术操作,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牙科手术。除此之外,全身麻醉也经常用于伴有强烈咽部反射、精神障碍以及有明显恐惧和紧张情绪的患者。全身麻醉为手术提供有效便捷的治疗条件,同时能够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然而,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包括术后恶性呕吐、头痛、苏醒期躁动、眩晕、复视等,更严重的并发症还包括术后疼痛、心血管不良事件、过敏反应、喉痉挛、呼吸抑制以及呼吸暂停。
临床上有多种气道管理模式可以应用于儿童牙科手术的全身麻醉。经鼻插管通常被用于头部及颈部的手术,尤其是经口手术。经鼻插管使经口腔的通路不受限制,从而提供较大的手术视野,便于手术器械的放置。然而经鼻插管也存在术后恢复延迟以及其他术后不良事件,比如咳嗽,喉部疼痛,发声困难等。
喉罩由于易于放置和拔除,对上呼吸道损伤小,患者耐受度更高等优点,可作为儿童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当麻醉处于合适的深度时,气道反射被抑制,可使得在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放置喉罩的过程。喉罩引起喉部疼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鼻气管插管。有研究者发现,在日间牙科手术的患儿中,使用经典的喉罩管理气道方式与经鼻气管插管相比,可以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恰当的气道控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adu等人也发现,成人患者经鼻气管插管往往伴随术后咽痛及声音嘶哑。
儿童苏醒期谵妄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它往往会增加患儿自我伤害的风险,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全麻苏醒期的治疗措施甚至会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虽然明确导致儿童苏醒期谵妄的原因仍然未知,但年龄、术前焦虑、患者性格、疼痛、麻醉方式以及手术过程都是引起苏醒期谵妄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不同全麻手术后的儿童患者中,鼻插管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20%)明显高于接受喉罩通气(8%)。
为此年《JournalofPainResearch》杂志发表了题为《Postoperatived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