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斜视矫正 >> 儿童斜视矫正 >> 正文 >> 正文

微课堂第43讲调节训练

来源:斜视矫正 时间:2021-6-21
天津欧普特公司培训讲师—王祎帅

大家好,我是欧普特公司的培训师王祎帅,今天的微课由我来为大家讲述。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调节功能的训练方法。调节功能的训练方法最常用的主要是以下这几种,镜片阅读、排序,字母表,双面镜/视力卡和可插片双面镜。

在进行训练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训练都要在屈光全矫的基础上进行,即使顾客的度数很小在训练时也需要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会按照单眼调节幅度,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的调节灵敏度的顺序安排和讲述我们的训练内容。

由于双眼训练会有集合参与,所以在调节训练的前中期,我们主要进行单眼训练,在训练后期进行双眼训练

当顾客确诊为调节功能的异常后,首先我们会为顾客进行镜片阅读和排序,这两项训练都是只做单眼

如果顾客是调节放松不好,调节过度,训练初期我们会重点使用正镜片帮助顾客放松调节功能,如果顾客是调节紧张不好,我们会用负镜片帮助顾客训练调节紧张的能力。

镜片阅读和排序,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顾客调节紧张和放松问题,同时也能够训练调节幅度,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比较大的调节范围内进行后续训练。

镜片阅读和排序训练方法在我们之前的微课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想要复习的同学可以翻看学校微课堂的第7讲。

当我们做完镜片阅读和排序后,接下来的训练通常我们会选择字母表。

字母表主要训练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

一套字母表通常包括两张大卡和与大卡配套的两张小卡,训练时我们会从视标最大的卡片开始训练。

训练初期依然是以单眼训练为主。

选择内容一致的大小卡,将大卡放在距离训练者3米以上尽可能远的位置,顾客始终能够看清大卡上的内容,小卡顾客自己手持,距离40cm。

先读小卡第一行,一边读一边移近小卡,直到小卡出现模糊,后退一点,在小卡重新清楚的位置固定不动,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阅读小卡第一行。

然后交替阅读小卡第二行,读一个大卡上的视标再读一个小卡上的视标。读完第二行后,将小卡移回40cm处,重复第一行的训练方法,小卡移近,直到模糊,回退一点,在重新清楚的位置固定不同,然后大小卡交替阅读第四行。

字母表单数行的训练都是小卡移近,主要训练的是调节幅度,双数行都是大小卡交替阅读,主要训练的是调节灵敏度。

训练时把10行视标都读完算作一遍,每只眼睛读三遍,然后再记录一次读完一遍的时间,训练终点是一分钟把10行视标全部读完。

在做完字母表训练后,我们接下来进行双面镜/视力卡的训练,这项训练主要训练调节灵敏度。训练初期依然以单眼训练为主。

开始训练时,我们一般选择+/-1.00或者+/-1.50规格的双面镜进行训练,循序渐进的提升双面镜的规格。视力卡的规格,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选用20/30的视力卡。

训练时将视力卡放置在距离训练者40cm处,双面镜正镜片放在眼前,用正镜片读第一个视标,负镜片读第二个视标,依次进行,把40个视标全部读完算作一遍,每只眼睛读三遍。

之后记录每只眼睛一分钟翻转的周期数,训练的要求是顾客每只眼睛在1min能把40个视标全部读完,然后更换下一个规格的双面镜,直到做到+/-2.50。

在训练时还有注意两个眼睛的周期数要尽量一致,如果一个眼睛做的特别快能达到20cpm/min,一个眼睛有些慢只能达到11cpm/min,这个时候我们要重点训练差的那只眼睛,要做到两个眼睛的基本一致后再更换双面镜。

由于我们在镜片阅读时选择的试镜片规格是+2.50~-6.00(最小调节幅度的一半),所以在双面镜训练完+/-2.50后,我们需要用可插片双面镜来进行调节灵敏度的强化训练。

在插片双面镜上,一侧始终固定+2.50的试镜片,另一侧从-3.00开始练起,一直做到-6.00,训练方法与双面镜相同,同样是注视20/30的视力卡,正镜片看第一个视标,负镜片看第二个视标,依次进行,把40个视标全部读完算作一遍,每只眼睛读三遍后,记录一分钟翻转的周期数,训练要求同样是1分钟能够把40个视标全部都读完。

以上这些训练都是单眼进行的,训练的是单眼的调节幅度和单眼的调节灵敏度,在我们单眼调节功能训练好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双眼的调节训练。

双眼调节训练使用的产品主要是双面镜/视力卡和字母表,训练方法与单眼训练相同,在双眼训练双面镜时,建议从+/-0.50开始练起,可以更好的训练调节与集合的协调与配合。

加入双眼调节训练的时间可以在可插片双面镜训练训练到+2.50/-6.00后,也可以在+/-2.50练好之后就加入。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顾客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降低训练的难度:

1、减少镜片度数

2、字体变大

3、用“+”镜片时减少训练距离

4、用“-”镜片时增加训练距离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单眼训练包括镜片阅读,排序,字母表,双面镜/视力卡,可插片双面镜,训练难度逐渐增加,主要训练单眼的调节幅度,单眼调节灵敏度;

双眼训练包括:字母表和双面镜/视力卡,主要训练双眼调节灵敏度,双眼训练要在单眼训练好之后再加入。

以上就是今天课程的内容,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微课堂第1讲—近视眼的矫正原则及案例分析

微课堂第2讲—双眼视病例分析

微课堂第3讲—远视眼的矫正原则及案例分析

微课堂第4讲—开槽机的维护与保养

微课堂第5讲—视光教育现状与继续教育

微课堂第6讲—散光眼的矫正原则及案例分析

微课堂第7讲—视觉训练镜片阅读和镜片排序微课堂

微课堂第8讲—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售服与投诉处理

微课堂第9讲—双眼视异常案例分析

微课堂第10讲—透镜的棱镜效果微课堂

微课堂第11讲—交叉柱镜使用细则

微课堂第12讲—棱镜作用的合成与分解

微课堂第13讲—动态检影

微课堂第14讲—临床综合验光案例分析(一)

微课堂第15讲—训练球的使用方法

微课堂第16讲—角膜接触镜常见并发症

微课堂第17讲—临床综合验光案例分析(二)

微课堂第18讲—环曲面透镜

微课堂第19讲—角膜塑形镜验配病例分享

微课堂第20讲—角膜塑形镜验配病例分享

微课堂第21讲—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微课堂第22讲—临床综合验光案例分析(四)

微课堂第23讲—无框眼镜的加工制作

微课堂第24讲—调节功能异常

微课堂第25讲—临床综合验光案例分析(五)

微课堂第26讲—钻孔机的校准和保养

微课堂第27讲—范围系列立体镜

微课堂第28讲—人眼波前像差

微课堂第29讲—验光案例分析六(复性远视散光)

微课堂第30讲—最小分辨角

微课堂第31讲—同视机的检查

微课堂第32讲—视力极限-光的波动理论

微课堂第33讲—眼底镜的使用

微课堂第34讲—简谈干眼

微课堂第35讲—恒定性外斜视病例

微课堂第36讲—解读AC/A

微课堂第37讲—大学生屈光不正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微课堂第38讲—低视力康复微课堂第39讲—中国眼镜零售概况微课堂第40讲—眼位的检查微课堂第41讲—透镜的棱镜效应

微课堂第42讲—低视力助视器

视光问题征集库长按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