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
患病率为24.7%~37.5%
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
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严重
一般到了晚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几近失明
而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
所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至关重要
川医眼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案例
患者魏阿姨,近期自觉双眼视物模糊,-06-07到我院眼科就诊,我院眼科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了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5年多,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稳定。经医院检查发现: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1,双眼视网膜见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及软性渗出,黄斑水肿。并行FFA检查及OCT检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医生最后确诊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度非增殖期;双眼黄斑水肿。经过医生的详细沟通,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病情,并表示配合治疗。眼科医生为其先后安排了双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双眼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后为患者复查发现患者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6.双眼视网膜出血斑较少,棉绒斑吸收,黄斑水肿明显减轻。
现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能看到眼前清晰的世界,对医生万分感谢,也庆幸自己的眼部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川
医
眼
科
医院眼科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年来不断加强眼科医疗诊治技术水平和提高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先后与中山眼科中心、医院、汕头国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我院眼科在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为百万苏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我院眼科常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抗青光眼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斜视矫正术、眼外伤急救、眼肿瘤、角膜病、眼底病等治疗。
拥有眼力健超声乳化仪、爱尔康玻璃体切割机、拓普康手术显微镜及配套广角镜、蔡司手术显微镜、全自动人工智能OCT、眼底激光治疗仪、蔡司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同时可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非接触式眼压计、蔡司全自动验光仪一台、显微裂隙灯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眼科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全自动人工智能眼科OCT眼科?专家简介
众所周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及早筛查和及早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川医眼科科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01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底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
糖尿病会累及全身所有血管,在早期,视网膜微小血管阻塞,引起渗漏或出血,之后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而这些新生血管会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问题,晚期可能出现眼痛、头痛甚至视力完全失明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0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及随访时间?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散瞳检查眼底及眼底彩照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项检查非常简单,而且无痛,检查前不需要特殊准备。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对视网膜的损伤,避免失明。
眼科医师会根据眼底病变情况,嘱咐糖尿病患者随诊时间,再根据眼底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让医生更准确的评估视网膜血管和黄斑水肿的情况。
04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控制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方法。糖尿病患者应尽量控制自己的血糖在正常水平。另外,高血压、高胆固醇会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
0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过什么手段能使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减少失明的风险?
1、提高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率及并发症危害的知晓率。
2、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定期复査。
3、全身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这是治疗的基础。
4、眼局部治疗: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
通过以上的预防与治疗能使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减少失明的风险。总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定期随访,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视力。
供稿:眼科林树燕
编辑:刘小哲
责编:倪华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