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五个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大家都知道,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欣赏美景等等都需要用到我们的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眼睛是我们获取大部分信息的源泉。眼睛对人类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世界有爱眼日,中国也有爱眼日,所以,珍惜健康,保护好自己的双眼吧。那么如何做才能保持我们的眼健康呢,今天“宁小康”邀请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主任兼视光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朱剑锋主任前来解疑答惑。
宁小康
朱博士好,请问朱博士,什么是视力?请您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好吗?
好的,视力是指眼睛看清楚外界物体的能力(也称视敏度)。
朱博士
宁小康
如何进行正确的视力检查?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5m或5m以外的视力称为远视力。视力是用视力表上的字形或图形测得的,这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对数视力表”。
朱博士
宁小康
朱博士,视力多少够用呢?
我们一般正常视力1.0或更好一点,但特殊职业有特殊要求,比如,飞行员视力就要达到2.0或以上;驾驶员要达到0.8或以上。一般的日常生活0.5或以上就不会有影响;如果0.3或以下就属于视力损伤了。
朱博士
宁小康
朱博士,我们经常听到人说“老了,眼睛不行了”好像眼睛视力出现状况就是人变老的一个表现,是这样吗?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情况有哪些呢?
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情况有屈光不正:老花、近视、远视、散光;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引起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
朱博士
宁小康
怎么知道自己需要配眼镜了呢?
那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现象:近视的症状:看近处的物体清晰,远处的模糊,远视的症状:看远处的物体比近处的清楚,看近处时间长容易疲劳;散光(高度)的症状:看近看远都不清楚,易疲劳;老花:看远处矫正视力正常,但看近处模糊。
朱博士
宁小康
朱博士,还有一个困扰大家的常见眼病——白内障,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好吗?
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直接间接破坏晶状体结构、干扰其正常代谢而使晶状体浑浊,就称为白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属于进行性视力减退,可能伴有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眩光。
朱博士
宁小康
那么白内障有哪些症状呢?
视物象经毛玻璃看东西一样,验光配镜后也无法矫正无痛性;视力减退,视物模糊: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近视度数迅速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单眼的复视:看东西有双影——从初起到完全成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2~5年,少则数月,长者可达10年以上,可停止了某一个阶段,静止不变。白内障的诊断并不困难,如有上述情况应由医生通过检查来确诊。一旦被确诊为白内障、就必须定期检查,随时注意白内障的进展。
朱博士
宁小康
好的,感谢朱博士,我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专家简介
朱剑锋,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主任兼视光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及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视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视觉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康复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类常见眼病的预防保健和诊断治疗;儿童眼病诊治,眼视光学常见病治疗(近视、弱视),各类隐形眼镜验配、低视力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