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杨某因车祸伤后导致视物重影,倾斜,感到非常痛苦。医院,眼科医生都说眼睛没问题,让他去看神经科,但是在神经科做了磁共振和CT,都没发现异常。正在杨某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偶尔看到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红医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复视,遂去就诊。刘医生让其做完斜视检查后告诉其是旋转性斜视,并表示可以手术治疗。杨某因其他眼科专家都告诉他眼睛没问题,所以当时还心存疑虑,半信半疑。但又苦于无其他办法,最后听从了刘医生的建议,做了手术。术后第二天重影就消失了,让他异常惊喜。之后杨某写了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刘医生高超技术水平的钦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臧某,家住苏州,其儿子6个月大的时候发现有歪头视物习惯,医院认为颈部肌肉有问题,做按摩1年多,孩子仍歪头,去眼科就诊,眼科认为没问题。之后臧某一家慕名来到上海挂了刘红医生的号,经诊断孩子患上的是斜视,需手术治疗。术后效果很好,术后第二天歪头就消失了。臧某和家人都很满意。在就诊过程中臧某除了看到刘医生高超的医学水平之外,还看到她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为人和蔼可亲的一面。一家人都觉得很庆幸能遇到刘红这么好的医生,让孩子今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刘红,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擅长于复视、斜视及小儿眼病的诊治。刘主任告知,斜视是一类可以治疗的眼科疾病,复视是斜视的一个症状。但临床发现,因患者以及非专业的医生对复视认识不足,很多患者在求医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有些甚至认为无法可治,从而放弃治疗。本期,就让我们来充分了解一下斜视、复视及其治疗方法。
什么是斜视
刘主任告知,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当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发生偏斜。有时家长发现患儿两眼一起斜向注视物体(斜着看),那不是斜视,一般称之为侧视,多由于不良的习惯或屈光不正所致。
从外观来看,部分斜视就是老百姓平常所说的“斗鸡眼”、“翻白眼”、“斜白眼”。
按眼位偏斜的方向,斜视分为以下4类:
1、内斜视:眼位向内偏斜,一般俗称“斗鸡眼”。
2、外斜视:眼位向外偏斜,一般俗称“斜白眼”。外斜视有间歇性和恒定性,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就是有时正位,有时表现出外斜,尤其在疲乏时或走神时容易表现出斜视,经提醒可控制到正位。这类斜视儿童常常在太阳下闭一只眼睛,闭眼是为了避免外斜导致的复视。若不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会逐渐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垂直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垂直斜视常伴有歪头,俗称“歪脖子”。斜视不一定歪头,但歪头一定要警惕斜视。
4、旋转斜视:旋转斜视一般外观看不出偏斜,只有经过专科检查才会发现。
按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斜视与后天性斜视。
先天性斜视,在患者婴儿期,家长就可以从外观看出来。先天性斜视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其病变部位大部分是在大脑中枢。
后天性斜视,除了有斜视外观外,患者主观上会告知看东西重影,即有复视或诉歪头视物舒服。主要是外伤、脑部手术、全身疾病等导致。全身疾病如小孩的颅缝早闭症、颅脑肿瘤、甲状腺功能不好、鼻咽癌等都有可能导致斜视、复视。后天性斜视患者现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其病变部位在眼外肌及支配眼外肌的神经。
斜视与复视的关系刘主任指出,复视并非疾病的名称,它是后天性斜视的一个症状,即看东西重影。复视又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单眼复视是指单眼视物时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影像,单眼复视与斜视无关。双眼复视是指双眼视物时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影像,但单眼看时是一个影像,双眼复视是一定有斜视的。复视会导致人非常不适,患者会有眼胀痛、头痛,甚至会产生恶心、呕吐。有部分轻微复视患者由于用力克服,可能重影感觉不明显,但眼胀痛、头痛更明显。
有双眼复视,就肯定有斜视。有的复视患者虽然外观看不出有明显斜视,但通过斜视检查就会查出斜视。但有斜视,不一定有复视,例如先天性斜视一般不会有复视。
刘主任告知,由于复视是一个症状,在眼科的教科书上并没有作为疾病予以介绍,很多非本专业医生对其也不太了解,以致于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复视无法治疗,类似于文章开头杨某那样求治无门的病人非常多。所以在此要明确告诉大家,复视是可以被治疗的。
专家简介
刘红
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Creighton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年作为斜视与小儿眼科引进人才来复旦大医院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
擅长斜视、复视、、弱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近视及各种小儿常见眼病的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rhjzxs/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