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厦门眼科中心的党员医生们在为患者追求光明的道路上,一直不忘初心,以人民的眼健康事业为己任。值此建党98周年之际,我院特别推出《先进党员系列报道》,号召党内外医生向先进党员学习,为光明事业添砖加瓦!
随着暑假的到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门诊又迎来了就诊高峰,候诊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亚于热门景区,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选择暑假带孩子来做斜视手术。
“每逢假期都是斜视与小儿眼科最忙的时期,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打起12分精神,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下午1点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潘美华教授刚从手术室出来,还没吃午饭,2点她便会准时出现在门诊,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儿眼病患者。“暑期高峰,门诊看到八九点是常有的事。”潘教授笑着说,“我们都习惯了,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就是我们加班加点的时候。”
一颗仁心,可亲“阿姨”背后的大爱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潘美华教授作为一名党员,医院为家,为了更及时的观察患者情况,医院,带领着她的团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病房、手术室、门诊随时都可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医院,她是小患儿们喜爱的潘阿姨、潘妈妈,在家里,她是女儿眼里永远忙碌着工作的母亲,每一个被女儿期待的周末和节假日,潘主任都献给了更需要她的患者们。
一份坚持,心系患者勇攀医学高峰年潘美华教授和她的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显微下斜视矫正手术,较以往在肉眼下进行的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术中创伤减轻,术后充血水肿轻微,并发症明显减少。在显微临床应用取得巨大成功后,潘美华教授没有就此止步,为了减少复杂性斜视治疗的手术次数,潘教授再次带领她的团队研究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术,试图改变以往斜视手术不得不切断该血管的历史,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潘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完成了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术相关科研课题并在国际上发表了学术文章,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不仅如此,潘教授及其团队还研发了一套斜视显微分离血管手术器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年潘美华教授应邀到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上做“显微镜下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手术技巧”手术直播,其精湛的技术得到了来自国内同道们的赞叹,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泰斗赵堪兴教授更称其为“教科书级别的手术操作”。
年该项技术还获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学组“年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十大进展”奖。
一声告诫,斜视危害大尽早治疗是关键“斜视会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及早治疗很重要,除此之外,斜视造成的外观上的差异,还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很多斜视儿童内向、孤僻、自卑的性格在术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也是家长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rhjzxs/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