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年,对于21岁的英俊小伙儿小丰(化名)来说,他过得并不开心。虽然,他身材高大、健硕,拥有一双浓眉大眼,却十分内向,害怕与人交流.....只因为他的一双眼睛与常人不同,他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眼疾——双下转肌麻痹性斜视。
“医生,我的眼睛能治好吗?”在河南大学医院张超主任的诊室里,小丰怯怯地问。
“没事,不要担心,虽然你的病情十分罕见,但我会尽力将手术做好!”张超主任一句肯定的回答,让小丰和家人终于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小丰术前,术后对比照)
小丰来自河南焦作,父母相亲相爱,弟弟活泼可爱,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小丰的眼睛蒙上一层阴影。
在小丰10岁左右的时候,家人发现他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渐渐变斜了,一只眼向前注视时,另一只眼总是不自觉地往上跑,且角度越来越大。原本活泼开朗的小丰变得越来越内向、不爱与同龄人玩耍,小丰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医院检查时,当地医生告诉小丰的父母,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最好等到成年以后再做手术。
为了使他的眼睛能得到更专业的诊治,小丰的妈妈决心前往郑州医院,经过多方打听、上网查询得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大学医院是河南医院。于是,小丰专门请假一个月,在医院,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
小儿眼科张超主任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仔细检查后发现,小丰的斜视和常见的斜视不同,属于临床上极为罕见的双下转肌麻痹性斜视,当健眼注视时,患眼上斜视。《中华眼科学》(原眼科全书)对此病也只有一小段文字的记载,作者也只遇到1例,可见此病之罕见。
“双下转肌麻痹”小知识
双下转肌(下直肌和上斜肌)麻痹更为罕见,多为先天性。双下转肌的支配神经不同,解剖部位也不同,故双下转麻痹的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当健眼注视时,患眼上斜视,患眼向内下方及外下方转动均受限,向其他方向运动无障碍。双下转肌麻痹也可能为牵制性斜视。作者曾遇1例患儿上方巩膜与眶顶粘连导致双下转肌麻痹的先天性牵制性上斜视。
——摘自《中华眼科学》
张超主任与小丰一家详细讲解了孩子的病情,耐心解答疑问,并第一时间联系《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主编、医院李巧娴教授及全国知名小儿斜弱视专家岳以英教授展开术前疑难病讨论,商讨手术治疗方案。
入院第二天一早,张超主任亲自为小丰实施斜视矫正术,20多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折磨小丰多年的斜视终于在河南大学医院得到圆满解决,他的人生从此改变......
手术后,张超主任到病房查看小丰的术后情况,当揭开面部纱布的那一刻,小丰妈妈连忙凑上去看,“手术效果真不错,眼睛真的不斜了,回去以后可以给儿子相对象了!”看着小丰一家激动的样子,一旁的张超主任和医护人员也真心地为小丰感到高兴。
经过几天的恢复时间,今天,医院复查,一进张超主任诊室就露出了笑脸,与之前的状态大不一样。“特别感谢张超主任把我的眼睛治好了,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别人的目光了!”医院时,小丰对张超主任及医护人员再三表达谢意。
(张超主任为小丰复查)
在此,普小妹衷心祝愿这个来自焦作的小伙子拥有明亮的眼睛,获得睛彩的人生!河南大学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坚持“用爱传递光明”的理念,竭力守护每位斜视患者的眼健康,迎接光明灿烂的人生!
普小妹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