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即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在双眼单视功能建立之前发生的眼位偏斜。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指在双眼单视功能已稳固建立后又发生眼外肌麻癖而出现的斜视。由于两类斜视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分述两类斜
视主要特征如下。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由于其发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建立,若此时出现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患眼就会出现偏斜。患者为获得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视野,则采用某种头部倾斜位置代偿麻痹眼外肌功能。利用头位偏斜常可保留一定视野内的双眼单视,进而减少了麻痹眼发生弱视的可能,使双眼视力保持基本正常。由于保留了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野,一般不发生主觉复视。大部分患者在成年后发生失代偿,可因麻痹眼外肌的继发性改变逐渐形成交替性或共转性斜视。综上可知,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患病,出现斜视。②有明显的代偿性头位偏斜,可因长期代偿性头部偏斜而致斜颈、脊柱弯曲,两侧面颊发育不对称等。③可有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野,患者双眼视力均接近正常。④多数患者在成年后失代偿转化为交替性或共同性斜视。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是在患者双眼单视形成并稳固后由于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突然发生眼位偏斜。出现斜视后,因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突然遭到破坏,随之伴随的有复视、视物混淆、眼性眩晕、步态不稳、投射失误等一系列症状的出现。由于受累眼肌功能低下或丧失,眼球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出现明显障碍,临床称运动受限。根据双眼协同运动规律,神经冲动同时等量抵达双眼,当用患眼注视时,发往麻痹眼肌的神经冲动必然加强才能维持患眼注视位。健眼相应肌肉接受此较强神经冲动则出现较大幅度的眼位偏斜,即用患眼注视时健眼斜视角度明显大于用健眼注视时患眼的斜视角度,即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突然发生眼位偏斜后,患者为缩小两复像间的距离,亦常常用某种头部偏斜排除复视干扰,临床称异常头位,
综上可知,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具有如下特征:①双眼单视功能稳固建立后突然发病。②有明显的复视、眼性眩晕及投射失误症状伴随。③眼球向麻痹眼肌作用方向运动受限。④第二斜视角明显大于第一斜视角。⑤可伴异常头位。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是在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前后由于眼外肌麻痹而出现的2类斜视状态,在发病年龄上有明显区别,不难将其区分开来。但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患者的就诊时间常常是在成年失代偿出现交替性斜视后,此时就应把两者加以鉴别。
第.什么是下颌瞬目综合征?它与再生错位综合征有何区别?福盛康|眼视光
一家专注视光教育与仪器研发的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