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视觉刺激,是黄斑发育的必要条件。
那么,临床上主要有哪几类弱视呢?1、斜视性弱视
这类弱视的患者普遍患有斜视或曾经患有斜视。由于看到的物像不同,对视物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脑视皮质中枢会自动抑制斜视眼使用,造成发育不良。
2、屈光参差性弱视
球镜屈光参差≥1.5D,或柱镜相差≥1.0D,容易形成屈光参差,此种弱视往往是单眼弱视。当双眼屈光度相差一定程度时,双眼的视网膜上会形成大小和清晰不等的两个物像,大脑难于把他们融合成一个像,视中枢主动抑制模糊的像,只对清晰的像产生反应,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眼就形成弱视。为减轻不适症状,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就像网球运动员的右手胳膊普遍比左手粗,因为右手是惯用手,用得多了自然就更强壮,强壮了就肯定更习惯于用右手,最终导致左手“废用性萎缩”。
3、屈光不正性弱视
远视≥5D,近视≥8D,散光≥2.5D时容易发生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当双眼有明显屈光不正,而又未佩戴合适的屈光矫正眼镜时,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由眼传入大脑的视觉冲动较正常要弱,形成屈光不正性弱视。
试想孩子眼中的世界,都是模糊一片,如何能刺激黄斑正常发育呢?
4、形觉剥夺性弱视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非透明状态),角膜白斑(黑眼珠中央有瘢痕),上睑下垂(上眼皮不能充分张开,遮挡较多瞳孔)等因素使外界光线无法顺利入射到眼睛内部,视觉神经缺乏有效的刺激,产生视觉发育障碍。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弱视如中毒性弱视,营养性弱视,癔病性弱视等。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了解,视觉刺激对黄斑发育的重要性了呢?
因此,弱视的治疗,也是围绕,尽量清晰的视觉刺激,尽量多的视觉刺激展开的。
根据引起弱视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1、比如单眼远视引起的弱视,治疗方法从配戴眼镜开始,再配合遮盖、训练等方法。
2、又比如斜视引起的弱视。首先要治疗斜视,有时候必须借助手术来完成。
3、还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弱视。正常的晶状体犹如照相机的镜头,透明而聚光,但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晶状体浑浊,光线无法聚焦视网膜,当然会形成弱视。
先天性白内障弱视的解决方案是手术+配镜+视觉训练。视觉训练中以遮盖正常眼、只让弱视眼注视的遮盖治疗最为重要。
可见弱视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个性化定制,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归纳分享几个家长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