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斜视矫正 >> 手术矫正斜视 >> 正文 >> 正文

头条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的临床检测

来源:斜视矫正 时间:2021-8-16
北京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在“视觉生理继续教育”专场,温医院吕帆教授以“双眼视功能带来的优势与问题”为题,重点阐述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临床检测和处理。

双眼带来的好处和问题

左右眼分别将外界物体成像到视网膜,2个像经大脑皮质加工后形成一个像。双眼的好处包括减少失明概率,视敏度增高,形成大视野及立体视。同时,双眼也带来问题,如斜视、弱视和视疲劳。

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

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分为3类: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斜视和弱视。吕帆教授重点介绍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的确诊与处理。

正常情况下,双眼一起协调工作,舒适地融像。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患者的双眼能融像,但这是通过“努力”“勉强”实现,导致出现相关系列症状。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现患率为8%,在知识人群中为15%~30%,在屈光手术后人群中为3%~8%,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表现为眼痛、眼红、疲劳、看远不清等,影响学习和工作。

临床检测与处理

引起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的关键包括三方面:调节、辐辏和融合。调节包含的主要临床可检测参数为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和调节灵活度;辐辏包含的主要临床可检测参数为集合近点、有无隐斜和远近融像能力;而融像的条件包括等清晰、等大、等亮。

调节检测

临床上通过测量移近至能看清楚的最短距离(移近法)检测调节幅度;通过±2.0D反转拍直接注视判断调节灵活度;眼对调节刺激做出调节反应,即调节反应,临床常通过动态检影或开放式电脑验光仪进行测量。

辐辏检测

辐辏的量化指标为眼球的集合与发散,用棱镜度表达。辐辏测量中最重要的是隐斜,临床测试方法包括Maddox法和VonGraefe法,通过综合验光仪或远距视力表进行,并应注意检测远、近隐斜,Maddox法简单易理解,多用于临床检测;VonGraefe法相对稳定精确,常用于临床研究。远近融像力测量可通过综合验光仪测量融像性发散能力和会聚能力(BI/BO)进行。

处理时需要的数据

调节数据: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NRA-PRA);辐辏数据:隐斜和BI/BO。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是调节性集合与调节(AC/A)比值,其是指调节引起的辐辏,获取AC/A值可以决定使用何种方法(棱镜或球镜)处理双眼视觉异常。

视觉功能异常

调节异常:调节不足、调节过度、调节灵活度下降、调节反应滞后;聚散异常:会聚不足、会聚过度、发散不足、发散过度、单纯性内隐斜、单纯性外斜视。

处理原则

①只有出现症状才处理;

②要依据检测数据(调节和辐辏系列测量)给予适当的处理;

③处理方法选择应从简单到复杂:屈光矫正(首要关键)、球镜(参考AC/A)、视觉训练、棱镜。棱镜是最后的选择,因其存在“棱镜适应”。

建议AC/A值高时采用球镜,AC/A值低时采用各种类型的视觉训练方法。对于棱镜,如果是水平隐斜,选择1/3~2/3棱镜,由于存在棱镜适应,采用棱镜方法也应配合视觉训练,如三点卡、Brock线、Hart表、反转拍、红绿立体图训练、孔径训练仪、同视机、推进训练、斜隔板训练仪等。

小结

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现患率高,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主要阅读问题和视觉疲劳,关键为测量调节和辐辏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处理原则包括屈光矫正、正负球镜选择、视觉训练和棱镜选择。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7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