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患病率估计为0.8%?3.3%,是视光学领域中较难而又常见的一种视力,弱视的最佳治疗纠正时期是六至八岁,弱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纠正治疗,否则将会遗憾终生。
诊断弱视01弱视分类我们把弱视按病因分以下几类:1.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最容易造成,总之是存在复杂的屈光情况使视网膜成像不佳,形成弱视。伴复杂屈光不正的眼常常就是弱视眼。这是验光师最容易遇到的类型,也是最常见的类型。注意,近视时,看近是清楚的,不会造成视网膜像模糊,不会形成弱视,所以没有“近视性”弱视的说法。高度近视患儿是因为高度近视眼底病理性改变造成的视力差,也不诊断弱视。2.屈光参差性弱视较大的屈光参差,常常造成高度屈光不正眼的弱视。上述两类弱视是在日常工作中最容易遇到的类型,也是最常见的类型。要注意对于屈光性弱视常常需要做睫状肌麻痹验光,推荐用1%的环戊酮滴眼液作为睫状肌麻痹剂。3.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造成的弱视,内斜视患者伴弱视的常常伴高度远视。(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这种类型)4.形觉剥夺性弱视如先天性或早期获得性白内障,角膜混浊、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眼内炎症、玻璃体积血以及上睑下垂等眼病造成的视网膜形觉剥夺导致的弱视,一般都需要由眼科手术处理后再做治疗。02弱视的诊断标准首先要判断是否弱视,不能把不是弱视的案例当弱视来治疗;更不能漏诊弱视,贻误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对于婴幼儿单眼弱视可观察对单眼遮盖的反应,对于双眼弱视,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矫正视力标准为:3岁及以下儿童双眼视力低于0.4,4岁及以上儿童双眼视力低于0.5为弱视。要注意弱视的诊断需要发现视力低下和确定其可能的原因。另外,由于弱视患者查视力时有“拥挤现象”,以单个视标进行视力检查有可能高估视力。所以,要以成行的视标来呈现或在要检査的单个视标周围围绕拥挤的棒状图案,来获得更为准确的单眼视力的评估结果。03弱视的诊断流程单眼视力差无斜视的弱视诊断流程单眼视力差伴斜视的弱视诊断流程04治疗弱视弱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去除病因。高度远视、高度散光、屈光参差的患儿通过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如框架镜、RGP、软性角膜接触镜等,解决视网膜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如果是斜视性弱视,一般外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手术矫正;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通过光学矫正(配镜)来处理,根据足矫正后还有没有内斜存在区分调节性、部分调节性和非调节性内斜视。简单地说:远视足矫正后,内斜视完全消失的称为调节性内斜视;远视足矫正后,内斜视部分消失的称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视足矫正后,内斜视仍然存在而且和矫正前一样无变化的称为非调节性内斜视。形觉遮盖性弱视需要手术解除形觉遮盖的因素后再做屈光矫正。其次,遮盖对侧眼/健眼促进(逼迫)弱视眼使用。遮盖治疗专业性强,方法也很多。一般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训练等治疗手段都是要在“解决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配好镜是弱视治疗的第一步。未配镜或家长不想给孩子戴镜就盲目做弱视训练一般效果很差。斜视与弱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身健康。防治弱视,任重道远,其中医学验光作为防治弱视的第一步,也是首要手
一、正确验光配镜的重要性
譬如屈光不正致弱视,其根本原因是外界物体经眼折射所成的像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模糊物象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发育。规范化医学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防治弱视,正是利用了这一发病机理,将物体通过镜片的调节,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刺激了视网膜的发育。如果镜片度数不准确,则仍然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内斜视或少数外斜视也是通过正确验光配镜改变调节或集合功能达到矫正鞋是之目的。所以,正确验光配镜非常重要。
二、弱视儿童的验光方法
1、睫状肌麻痹眼药的使用(散瞳)
10岁以下的儿童,其眼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散瞳和麻痹睫状肌,就不能充分解除其调节,验光度数的偏差就很大,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1%阿托品眼膏是最理想和安全的强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早晚在结膜囊各涂一次,3~5天后检影验光,个别患者三周后复查配镜,最为准确。
2、检影验光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其在配合一般验光师验光配镜上较难理想。儿童很难配合一般验光师进行耐心的试片,同时其矫正视力也较差,所以在决定镜片度数时,国际上通常做法是必须由斜视弱视专科医师一人操作,独立完成医学验光和决定最终眼镜处方。虽然电脑验光仪和检影验光都是不依靠儿童的客观验光,但是通过斜视弱视专科医师亲自检查的检影验光得出的结果较为可靠。所以,对弱视儿童应该请经验丰富的斜视弱视专科医师进行检影验光。
3、配镜原则
弱视儿童的远视配镜原则:学龄前儿童在+2.00DS以内的轻度远视,为正常现象,一般不必配镜,中高度远视的配镜,应当根据散瞳验光时总远视度数试镜,以最佳矫正视力时的最高度数,作为配镜度数;对伴有内斜视的远视弱视儿童的配镜原则是配足,甚至过矫,首先考虑能否矫正内斜视,其次才是考虑视力。对于集合功能过强的内斜视,可在散瞳验光的基础上,适当附加看近距离度数的双光镜;对有外斜视的远视弱视儿童,原则上应欠矫,以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远视度数配镜,对于+2.00DS以内的轻度远视,可不配镜,否则不利于外斜视的矫正。
弱视儿童的近视配镜原则:一般以能达到的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为配镜原则。对伴有内斜视的近视,配镜时应考虑眼位的矫正,可以适当欠矫。待弱视治愈后如眼位不能矫正,可以行斜视矫正术;对伴有外斜视的近视弱视儿童,应配足。
散光的配镜原则:在散瞳验光中,无论是远视还是近视,发现有散光的,不论加上散光视力是否提高,都应该全部矫正散光。如果散光度数过大,儿童试镜时不能适应,可以分次给足散光度数。
4、瞳距的测量
合格的眼镜,镜片的光学中心应与瞳距一致。如果光学中心与瞳距产生偏离,镜片就会产生三棱镜效应,造成眼睛疲劳、酸痛。正常眼位的瞳距测量或瞳距仪以常规方法测量
5、眼镜质量要求
弱视儿童配戴眼镜,目的在于治疗和恢复视功能。眼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对眼镜的要求具体如下:镜片透明性和光洁度要好,质地均匀,无霍光、条纹、无气泡和颗粒。儿童选用树脂镜片较为安全;镜片厚度不宜厚重;儿童眼镜架要求结构牢固,大小合适,配戴美观。
6、定期换镜
儿童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眼轴在不断增长。眼轴每增长1MM,远视就要少3.0D,儿童出生时眼轴比较短,到12岁以后才接近成人水平,达23~24毫米,而直到学龄前视觉功能发育最快期间屈光度变化相当快,因此斜视弱视儿童需要定期重新验光,变换眼镜。
另外,瞳距也在变化之中。如果光学中心与瞳距不相适应,就会出现三棱镜效应,影响视觉,产生不适,起不到治疗斜视弱视的效果。所以不仅要验光,而且要更新瞳孔距离,重新配镜。
重新验光配镜的时间,一般以半年或一年为宜,不应超过一年以上。
弱视久治不愈的原因1、只戴眼镜,不进行其他治疗为患儿戴眼镜只是应急措施,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遮盖疗法、视刺激器疗法等。
2、不能坚持使用遮盖疗法弱视的遮盖疗法主要是通过对健康眼或优势眼的遮盖,强迫患儿使用弱视眼看东西,从而消除其优视眼对弱视眼的抑制,达到增强弱视眼视力的目的。但由于遮盖眼睛影响了患儿的外观,会引起其他孩子的讥笑,因此,不少弱视儿童不愿接受遮盖疗法。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怜爱,也就听之任之。如果不能坚持使用遮盖疗法,当然也就达不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3、忽略对两眼视觉功能的训练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双眼的视觉功能(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建立、发育、完善的时期。如果孩子在6岁前患上了弱视而不尽快治疗,就会影响其视觉的发育,严重的会丧失双眼的视觉功能,成为立体视觉盲。但是,很多弱视儿童的家长对此却认识不清。他们往往只重视对患儿弱视眼的视力训练,而忽视了对其视觉功能的训练。结果不仅使弱视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还会影响患儿高级视觉功能的发育和完善。
4、见好就收儿童的弱视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就会收到明显效果,但容易复发。如果见效后就立即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孩子弱视眼的视力很快又会下降。
5、弱视复发因素(1)患儿视力在近期内明显上升时,忽略了继续巩固治疗阶段,因视力还不稳定,使患者停止训练甚至不戴眼镜;
(2)家长要求脱眼镜心切,不再严格要求后阶段治疗;(3)患儿自以为裸眼视力看得清楚而不再配合后阶段治疗。
避免视疲劳保证良好的用眼习惯
从源头避免近视或近视加重
专业机构临测试安心有保障
视物清晰舒适量身定制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xsjzssfy/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