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每周二、四
专业好文奉上~
.3.20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张芳老师的《斜视、弱视的双眼视功能训练》,讲的是斜视和弱视的双眼视功能训练,下面是主要内容。
双眼视功能发展史
s法国医生javal创立了正位视训练以改善斜视、双眼视异常问题;
s英国医生Worth发明了Worth四点灯和同视机,而且Worth认为视觉训练早期进行,以干预斜视和获得较好双眼视功能,于年最早提出了三级视功能概念;
同一时期,英国医生Maddox发明了马氏杆检查法和训练用的改良实体镜,他和女儿创立了最早的意见供斜视手术前后视觉训练的正位视诊所;
s英国生理学家展架Sheard设计了19步视觉检查和使用综合验光仪的双眼病例分析方法,在理论视光学中为舒适的双眼单视清晰区创建了概念框架和测量的平台;
s瑞士医生Brock设计了许多在开放环境下工作的训练仪器和技术,来改善调节和聚散功能,如Brock线(聚散线)等,使视觉训练更具体化;
年美国科学家BJulesz发现了双眼视差是立体视产生的基础,并使用计算机制作了随机点立体图;
20世纪90年代香港理工大学最早应用了视觉训练,引进国外的视觉训练加入课程教学。
斜视的双眼视功能训练
斜视患者的预后,我们一般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1.病史:我们需要查看斜视的发生时间、双眼视破坏发生时间(如恒定性外斜视发生时间)、控制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家族史;
2.斜视类型,按外观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复杂斜视;
3.视功能情况:查看视力、注视性质、抑制程度、视网膜对应性质以及三级视功能。
斜视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为辅,合适的屈光矫正可能可以改变斜视。Hiles做过一个临床研究,间歇性外斜视经过单一屈光矫正后65%的人变成了外隐斜,73%的人外斜量减少。部分内斜视患者通过远视足矫戴镜后,斜视得到改善和治愈;而且小角度内斜视和外斜视可能可以通过融合功能训练使显性变为隐性,减少复视发生和视疲劳症状。这种方法,外斜一般要小于20°,内斜可能需要配戴三棱镜。
因此斜视术后需要双眼视功能训练,因为:
1.任何斜视手术都存在过矫和欠矫的风险,术后仍会有显斜或隐斜量;
2.外斜视欠矫术后容易发生漂移,报道多有5~10△的漂移量;国外大样本量外斜手术成功率约46%,国内的约60%;
3.术后双眼视功能预后未必好,跟许多因素相关;Flom教授有一个报道,通过斜视手术和功能训练,共同性外斜视的功能治愈率达到40~50%,间歇外斜视治愈率70~80%;
4.术后及时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防止术后漂移和促进双眼视功能重建。
如果斜视的视功能异常怎么办?
1.注视异常和弱视,可以采用单眼遮盖、反转遮盖、红闪灯、光刷、后像治疗和转中心注视后弱视训练;
2.三级视功能异常,则可以增强融合功能,提高三级视功能;
3.异常视网膜对应,需要消除异常对应;
4.视觉抑制,则进行脱抑制处理。
弱视与双眼视功能训练
弱视按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与双眼视功能的关系如下:
1.斜视性弱视的发生说明患者无双眼视,而且存在重度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注视性质异常等问题;
2.屈光参差性弱视存在单眼抑制、不等像问题;
3.弱视眼调节功能较差;
4.屈光参差性弱视在双眼视力相差2行的时候可以考虑功能训练;
5.屈光不正性弱视在视力提高到0.6左右可以考虑视功能训练。
分型
间歇性外斜视的分型,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根据远、近斜视度的差别将其分为:
1、基本型:视远≈视近,AC/A值正常;
2、外展过强型:视远>视近,两者相差≥15△;
3、假性分开过强型:初次检查时视远>视近,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3D球镜后,视远≈视近;
4、集合不足型:视近>视远,两者相差≥15△,AC/A值低于正常。
视功能训练设计一般方法和工具简介
(一)视功能训练设计一般采用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视光矫正→斜视、弱视治疗→脱抑制、消除异常视网膜对应→形成生理性复视→融合功能训练;
2.先幅度训练后灵活训练;
3.分阶段,由易到难针对性训练;
4.借助工具,医院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训练达标后保持一定强度训练,以防止回退。
(二)调节功能训练工具
精彩文章:
吴夕:诊断眼位与斜视(上)
吴夕:诊断眼位与斜视(下)
肖林: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解读
亢晓丽:间歇性外斜视研究进展
王凯:近视防控理论与技术“新进展”(上)
王凯:近视防控理论与技术“新进展”(中)
王凯:近视防控理论与技术“新进展”(下)
李劲嵘:异常双眼视的光学矫正(上)
李劲嵘:异常双眼视的光学矫正(下)
孙朝晖: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年末回顾
眼科会议干货精彩汇总
童资讯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xsrhjz/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