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FM94.7与章丘区妇幼保健院合作推出《身边名医》,为大家介绍在我们周围既“精”于高超的医术,又“诚”于高尚的品德的专家医生。让大家通过她们了解医生这个行业,和她们所想告诉人们的治病良方。
杨焕芹
章丘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副主任
主治医师
年被评为济南市儿童保健先进个人。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十余年,熟悉儿童健康体检,生长发育及营养疾病的诊治与干预;擅长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眼病筛查,高危儿早期干预。
名医讲堂:
儿童视力保健
儿童视力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在0-3岁的视觉发育关键期,早期筛查出视力发育不良,可以尽早发现和干预影响视力发育的眼病,使儿童视觉发育回归正轨,减少儿童弱视发生以及尽早治疗弱视。
儿童正常的视力发育情况是什么样的?足月婴儿:有光感,无目的眼球运动1-2周:对强光有闭睑反射、瞳孔在光照下先缩小,2-3秒后扩散(瞳孔对光反射)2-4周:对由远及近接近眼球的光源,有少量辐辏反应5-6周:注意较大物体,对左右摆动的物体,产生追随运动2个月:眼球随人转动,注视近处目标很容易引起辐辏运动,开始出现瞬目反射3个月:出现注视功能,对缓慢移动的物体能不稳定的追随度范围,头也随之转动4个月:头可抬起,能看自己手,有时能用手接触物体8个月:可伸手抓想要的物体,稳定的固视1岁:能检出细的棉线2岁:可以追逐天上的飞机、鸟类,能主动避开障碍物3岁:能辨认细小的物体,视力可达0.64岁:视力接近0.85-6岁:视力接近1.0
不同年龄段的护眼重点是什么?1、胎儿时期:胎儿的眼睛,是在母体内随着全身器官逐步发育形成的。保护胎儿的眼睛,主要是从孕妇方面着手,孕妇除了预防外伤、注意营养外,更重要的是及时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尤其是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最要紧的是不要染上风疹和重感冒,因为在妊娠期间患了这些病,小孩的眼睛常易发生严重的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等。2、新生儿期:这个阶段主要早期发现眼睛疾病和先天性眼病,并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比如先天性白内障,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先天性的青光眼早期手术可以保留有用视力,早产儿要注意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另外要预防产道感染性眼病。3、婴儿时期:由出生到1周岁这段时间避免孩子看过强的光线,以防损伤视力;也不能长时间的遮盖眼睛;不要让孩子看固定不变的东西,以免引起斜视;预防眼内异物等4、幼儿期:此阶段宝宝爱跑爱动,是眼外伤的高发时期,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积极治疗斜视、矫治屈光不正,养成用眼好习惯。5、学龄前儿童:3至5岁是孩子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一入托就应该检查视力,入托前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他的举止行为、灵敏度来观察他的视力,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选择不带刃以及没有锐角的玩具,不要做危险性的游戏,眼与物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1市尺左右为宜),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指揉眼。6、学龄儿童:中小学生视力保健的重点是近视眼的预防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接近60%,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以上,而屈光不正是引起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又是致盲的第二位原因,因此,对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并普及爱眼护眼常识迫在眉睫。此期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预防近视发生,减缓近视发展速度。
各年龄段要特别注意的眼病①新生儿期: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眼炎、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角膜混浊和上睑下垂等。②生后42天~6个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上睑下垂,先天性斜视。③1~4岁: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眼外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