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视光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患者,其中有孩子也有成年人。每个人的眼睛状况都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孩子检查双眼屈光度+3.00(俗称度远视),但是视力良好;有些孩子屈光度+1.00(俗称度远视),视力却很差,检查发现孩子是弱视;有些孩子屈光度-0.75(俗称75度近视),散瞳后发现一部分孩子近视消失,甚至出现低度远视,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假性近视;另一部分孩子散完瞳后还是近视,没有什么变化。对于成年人而言,有的人不到四十岁就出现了老花眼,而有的人已经五十多岁却没有任何老花眼症状。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出现的视力问题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个人的视功能不一样,那么该如何知道患者的视功能情况,又该如何根据患者的视功能情况进行治疗呢?本文我们将围绕视功能训练(或视觉训练)展开话题。
什么是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是指利用光学、物理学、心理学等方法对眼睛和大脑的视觉系统进行训练,以达到提高弱视眼视力、增强双眼视功能、缓解视疲劳、提升视觉舒适度及改善和修复双眼视异常的目的。
视觉训练包含的主要内容
从现代视光学的角度出发,严格意义上视觉训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弱视的康复训练,还有一种是针对双眼视功能(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异常的训练。前者主要以治疗为目的,后者则主要以改善为目的。
弱视训练主要以提升视力为主,早期最常见的是遮盖训练,接着出现了精细目力训练,如穿针、穿珠子及捡豆子等;然后是仪器训练,主要包括红闪、光刷、光栅及后像等。由于精细训练和仪器训练时间长了都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训练效果无法得到保证。逐步发展出了以计算机、网络和云平台为载体的多媒体脑认知网络训练,网络训练抓住了孩子喜欢电子游戏的性格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训练,极大地提升了弱视训练的效果。
在斜视或双眼视功能异常训练方面,很多患者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导致了双眼视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双眼没有同时视、融合视或立体视。通过仪器或者网络训练,再配合红绿或者偏振光眼镜进行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双眼视功能。一些较小度数的斜视,通过训练可以维持斜视度数不再增加,甚至达到斜视度数逐步变小的效果。而一些斜视度数比较高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眼位得到了矫正,但双眼视功能仍不能完全建立起来,这时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避免斜视的复发。
对于调节功能异常或集合功能异常患者的训练,可以借助于一些小工具来完成。比如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翻转拍或视力卡训练,也可以用字母表或镜片阅读进行训练;对于集合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用Brock线(聚散球)或者集合卡进行训练;对于单纯的融合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用裂隙尺、实体镜、轨道变量图等进行训练。
视觉训练的原则
在进行视觉训练时,如果患者存在屈光不正,一定要优先解决屈光不正的问题。戴着足矫眼镜进行训练,这是视觉训练最重要的一点。训练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明确自己训练的目的,当患者是孩子时,还要及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另外,家长最好能够跟孩子一起训练或者在一旁督促鼓励孩子训练,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视觉训练跟锻炼身体是一样的,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步提升眼部功能,所以不论是患者还是家长都要有耐心。训练中,为了保证训练方案与眼睛相匹配,患者需要定期的复查眼部功能状况,并且与医生建立沟通渠道,随时将眼部健康情况反馈给医生,以便及时更换训练方法,通常弱视和斜视患者,建议三个月复查一次,单纯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一个月复查一次。
视觉训练的分类
视觉训练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病种、训练功能、训练模式、训练工具等。
按照病种分类可以分为弱视视觉训练、斜视视觉训练及眼球震颤视觉训练;
按照训练功能分类可以分为精细训练、刺激训练、调节功能训练、集合功能训练、散开训练、同时视训练、融合视训练、立体视训练、散开训练及脱抑制训练等;
按照训练模式分类可以分为家庭式训练和训练室训练;
按照训练工具分类可以分为仪器训练和多媒体网络训练。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视觉训练的具体操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选择的训练方法也不一样。医生在给患者出具训练方案时,不会受限于某一种训练模式或训练工具,更不会受限于某一种训练功能,而是会相互搭配,找到最适合患者的组合训练方案。
以国内某训练云平台为例,低龄儿童的弱视依从性不是很好,很难坐在一个地方安静地完成训练,因此需要家长全程陪同。而且他们可能还不会使用机器或者鼠标等,所以这类患者的视觉训练主要以看为主,选择一些有趣的、带音乐的、能吸引他注意力的图像,比如“光学刺激”让患者盯着看即可;年龄稍微大点,可以操作鼠标的孩子,可以在原有刺激的基础上加一些动手的操作,例如精细训练能够让孩子提升视力的同时训练手眼脑的协调功能。
视琦网络训练界面
对于一些斜视但未达到手术量的患者,要进行训练前的检查。首先依据检查结果判断哪一项功能弱,然后针对功能较弱的部分进行训练。例如外斜视患者的融合功能较差,需要重点训练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对于内斜视的患者,就需要训练散开功能和脱抑制功能。
对于一些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比如假性近视和提前出现老花的患者就要进行调节功能的训练。假性近视是由于患者的睫状肌过于紧张导致,需要训练放松的功能,可以用翻转拍多看正镜少看负镜,也可以多用正镜片排序。对于提前老花的成人患者,其睫状肌紧张功能相对弱一些,就需要用翻转拍多看负镜,也可以多用负镜片排序。
视觉训练时间
由于大部分视觉训练都是近距离训练,所以需要进行时间把控。一般情况下,远视患者的训练次数为每天两次,每次训练持续时间为20分钟;近视患者的训练次数为每天两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0分钟。
视觉训练的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AI技术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视觉训练中。根据患者眼部的实际情况自动匹配训练方案已经在视琦网络训练的云平台上得以实现,未来将有更多的AI技术在训练中加以体现,视觉训练将向着更趣味、更高效、更智能及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END来源:《焦点FOCUS》杂志年第三期权威国际眼视光及眼科光学中文杂志《焦点FOCUS》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etxsjz/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