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立体视对患儿有什么影响吗?
斜视患儿两眼不能同时视物,即一眼注视时,另一眼处于休息状态,就不能将两眼获得的视觉信息同时供大脑视觉中枢加工处理,就会缺乏判断物体的距离、深度和立体感的视觉能力,就是所谓的“立体盲”。曾经一位斜视患者诉说自己看立体电影和看普通电影没有任何区别,体验不到立体电影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就是“立体盲”造成的。据国外资料,立体盲的发病率达2.6%。立体盲者,许多工作不能胜任,如飞行员、机车司机、操作现代化机械、创造和监视精密仪器、医务工作、画家、设计师、体育运动等。因为立体盲者从事上述工作时,不但严重影响效率,而且极不安全,容易出各种事故。除了斜视以外,弱视、屈光参差和单眼低视力等眼病也可引起立体盲,这些患者的职业和工作应当受到严格限制。斜视什么年龄开始治疗最合适?
儿童斜视-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儿童视觉发育的研究表明,在出生后4~6个月时人类双眼视觉的建立初具雏形,直到9岁以前反复联合使用,不断精炼、巩固、完善。斜视的治疗年龄就在这一可塑期内,早期采用非手术方法或斜视手术,对孩子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有积极的作用。出生后早期发生的内斜视,2岁左右矫正斜视预后较好,年龄越大,双眼视觉功能异常恢复越困难。外斜视多为间歇性,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因此对于发病年龄较晚的儿童,双眼视力正常,能够配合检查者,可在患儿4~6岁进行手术。对伴有弱视的患儿,在视力提高后进行手术治疗。斜视必须要手术治疗吗?
是否需要手术由斜视类型、患者年龄、患儿视力、屈光状态等具体决定。医生会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外斜视患儿大部分最终需要手术治疗,部分内斜视患儿可能不需要手术治疗,仅需要配戴合适度数的远视眼镜,内斜视就能得到矫正,患儿需要定期到眼科门诊验光,更换眼镜。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单眼性斜视需要先治疗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可交替注视),可手术矫正斜视,手术时机为出生后18~24个月。间歇性外斜视什么时间手术最合适?
部分外斜视患儿斜视是间歇性的,即清晨双眼位置可能正位,傍晚劳累后出现斜视;注意力集中时不斜,愣神时出现眼位偏斜。许多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畏光,在强光下喜欢闭一眼。这是由于融合功能遭到破坏时斜视暴露出来,眼位偏斜时,偏斜眼抑制,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间歇性外斜视患儿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治愈,非手术治疗仅仅减轻了他的症状,控制了斜视出现的频率,不能矫正眼位。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若发现每天斜视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双眼视功能损害时提倡早期手术,一般手术时机为4~6岁,但在密切随访立体视觉正常情况下可延迟手术。简单来说,外斜视手术的时机需根据儿童斜视的程度选择,程度越重手术越早,程度较轻者,可以观察。斜视有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吗?
孩子患了斜视,家长们都希望采用非手术的疗法进行治疗,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斜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那些患者适用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以下4种。(1)配戴眼镜:有的孩子是高度远视造成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只要配戴合适度数的远视眼镜,就可以控制斜视。(2)配戴特殊的矫正斜视的眼镜一三棱镜:美国3M公司生产一种膜状压贴三棱镜,该镜特别薄,也很轻,把它粘在孩子的眼镜上,通过三棱镜特殊的影像原理来矫正斜视,可用于斜视度数比较小、有复视、斜视度数不稳定或家长对手术治疗非常恐惧的斜视患者。(3)A型肉毒素:将此药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药内,由于药物的化学去神经作用,在药物作用期间,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重建了麻痹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能够达到减小或消除斜视的效果。该药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主要应用于中小度数内外斜视(40°)、急性麻痹性斜视、术后残余斜视及活动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4)视能矫正训练:使用光盘或个性化网络版感知觉学习系统训练,3岁以上的儿童就可以施行融合光盘或脑力影像网络训练,通过电脑和网络个性化训练患儿双眼辐辏功能、立体视觉和高级视皮质的视觉信息整合功能等,从而治疗孩子斜视。很多家长希望不给孩子做手术来治疗斜视,我们非常遗憾地告诉家长朋友们,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使用非手术治疗,只有一-小部分孩子适合非手术治疗。大部分的孩子仍需要手术治疗,而且笔者提醒家长们,还是越早手术效果越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