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它是否真如家长想象的那样?弱视会有哪些早期症状?孩子必须在几岁前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知识小编就再来详细地跟大家聊一聊!
什么是弱视
医学上对弱视的定义是这样的: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它指眼球虽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引起弱视最常见的原因为小儿斜视、高度远视或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其实,还有一种更易懂的解释:
患有弱视的宝宝,通常会有一只眼睛先天视力欠佳,宝宝的大脑感知到这一状况后会自动“屏蔽”较弱的眼睛,只用视力正常的眼睛来看东西,久而久之,用则进、废则退,较弱的眼睛会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弱视很可能急剧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失明。
弱视早发现
弱视的小朋友,对侧眼睛的视力往往是正常的,所以视力异常很容易被忽略。
因此,想要及早发现孩子有无视力异常,家长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检查。
观察
患有视力异常的孩子,通常会传递出以下信号:
喜欢眯着眼睛或近距离看电视;
看书、写字的时候也会贴得很近;
有的孩子也会表现出歪着头看东西、斜视等症状;
严重的时候还会伴有走路不稳、上楼梯摔跤、阳光强烈时喜欢眯眼睛等表现。
遮盖试验:
家长可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进行“遮盖实验”:有意遮盖住孩子的一只眼睛,让孩子用单只眼睛看东西,如果遮住其中一只眼睛时孩子非常安静、遮住另一只时则烦躁不安、甚至哭闹、撕抓遮盖物,那就代表,孩子可能有一只眼睛视力较差,应该尽早检查。
检查
检查孩子的视力是一场要从他们出生就开始打响的“持久战”。
特别提醒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发现这一眼部问题的早晚密切相关,越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相反地,如果孩子7岁以前有此问题但未被发现,日后就很难再有治愈的可能。
家长要做到
按时带孩子检查视力,并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用眼情况,如果有弱视、斜视、高度远视家族史或早产、发育迟缓的情况,应尽早主动进行筛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