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明显表现出眼位偏斜,有的仅有喜欢歪头、斜颈、眯眼、怕光,并出现步态异常的症状,如果患者有前述异常表现,应及早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一、斜视的相关检查
(一)病史问诊
目的在于判断斜视的性质和估计是否适合手术、评估手术效果。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和病程对判断斜视性质和预后很重要。另外,患者曾否戴过眼镜,戴眼镜后反应如何,有无代偿头位,有无家族病史对于判断斜视性质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二)眼外观检查
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排查内眦赘皮、解剖异常造成的假性斜视,有无代偿性头位。
(三)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详细检查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对于高度近视和散光者、青少年患者,必须用1%阿托品散瞳,在调节肌麻痹后进行屈光检查。
(四)遮盖试验
与医生相对而坐,距离为0.5m,取一宽5cm、长15cm的硬纸板作为遮盖板,分别检查注视33cm和5m以外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遮盖试验可以简单而又确切地对斜视进行定性,判断隐斜视或显斜视。
(五)检查眼球的运动
配合医生向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6个主要运动方向注视,医生可观察眼球运动偏斜情况,以确定每条眼外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六)斜视角检查
斜视角测量,有助于斜视的诊断,包括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试验、同视机法等。角膜映光法比较简便,但是不够精确。其中,三棱镜加遮盖试验是比较精确的斜视角定量检查法。
二、鉴别诊断
应鉴别假性斜视,以免误诊。假性斜视是指外观看起来像是眼位偏斜,但实际上双眼可以正常注视同一目标。这类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认,有以下三种情况经常被怀疑为斜视。
双眼瞳距过宽,正常瞳距为62mm左右,超过70mm则可形成双眼外斜假象。双眼瞳距过小,也会给人造成内斜假象;
内眦赘皮,指内眼角皮肤皱褶覆盖住内眦部,严重者鼻侧白眼球都被皮肤覆盖,造成内斜视假象;
幼儿鼻梁宽、扁平,经常被家长误认作“斗鸡眼”。
三、治疗
儿童斜视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有的儿童斜视合并明显屈光不正,如远视眼,首先应配镜矫正远视眼等屈光不正。若斜视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已经形成弱视,应首先矫正弱视,待两眼视力平衡后,再运用非手术或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
成人斜视有些是先天形成的,幼时未选择治疗,成人后可通过手术矫正眼位。若是后天疾病导致的斜视,先保守治疗,并积极检查相关病因。病因清楚,病情稳定3-6个月后可行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1.散瞳剂和缩瞳剂
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因屈光调节异常导致的内斜视。滴用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弱中枢性调节,对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有效。
2.A型肉毒素
各种原因造成某条眼肌麻痹,对侧拮抗肌正常,两条肌肉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会导致斜视。可在对侧拮抗肌肉内注射肉毒素,肉毒素有神经毒性,可麻痹拮抗肌,两侧肌肉都麻痹,力量平衡,可减小或消除斜视。
(二)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斜视病因、斜视方向和角度、检查结果等,选择需要外科手术调整的眼外肌,通过切断、移位、缝合等方法,延长或缩短它的长度,移动它的着力点,来改变它对眼球的牵拉力量,完成斜视矫正的目的。
(三)其他治疗
1.弱视治疗
当合并弱视时,应配戴矫正眼镜。单眼弱视者,建议用临时眼罩遮盖健康的眼睛,强迫弱视眼视物。
2.光学治疗
框架眼镜:轻微的屈光不正不需要矫正,如果内斜视患者有明显的远视,且该患者的内斜视的部分或全部原因与远视有关,应及时配镜矫正。
三棱镜:有复视的斜视患者,配戴三棱镜使两眼视轴平行,可以在主要视野消除复视。
3.视轴矫正训练
这是指视轴矫正师完成双眼视觉与眼前运动相关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