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在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一些矫正视力不佳的小患者,矫正屈光不正后视力仍然达不到验光师和家长的预期,有一部分验光师就会认为孩子是“弱视”了,但是单纯以矫正视力不佳来诊断弱视,其实是有些草率的。
那么,什么是弱视呢?我们来看看国内外专家是如何对弱视进行定义的。先来看我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
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年龄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年)[J].中华眼科杂志,,57(5):-.DOI:10./cma.j.cn-0109-.
再来看看美国眼科协会对弱视的定义(内容翻译自-年BCSC基础与临床科学课程《儿童眼科与斜视》部分):
弱视是一种单侧或双侧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双侧不常见),这不能直接归因于眼睛的任何结构异常或视觉通路的影响。弱视意味着:在未成熟的视觉系统中,正常的神经发育失败,是在生命早期由以下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造成的异常视觉体验引起的:
??斜视
??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双侧高度屈光不正
??单眼或双眼视力剥夺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诊断一个孩子是弱视,那么要满足以下几点:
1
排除眼部疾病或其它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弱视不是眼病,是视觉系统还没发育完全的时期,被异常的视觉体验影响,不能够完成正常的神经发育而导致的矫正视力低下。如果孩子在视觉发育期没有受到影响,完成了正常的发育,但视觉发育期之后发生了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等等,都可能会造成矫正视力下降,但这种情况是不能诊断为弱视的。
2
矫正视力是否达到正常评判标准
视力达不到1.0、视力达不到0.8......这些不是诊断弱视的视力标准,目前可以参考的正常值是:
??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
??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内
也就是说,不同年龄有其不同的视力标准,如果矫正视力是0.6,年龄是7岁,其矫正视力是低于正常的;如果矫正视力是0.6,但只有5岁,其矫正视力其实是正常的。
3
弱视的诊断需要明确原因
??斜视
??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双侧高度屈光不正
??单眼或双眼形觉剥夺
排除疾病、确认矫正视力低于其正常值之后,还要明确弱视发生的原因,一般是在视觉发育期发生了以上3种情况的一种或几种。如果在视觉发育期没有以上异常情况,还是要考虑是否有未排查出的影响视力的眼病,不能直接诊断为弱视。
?
读完这篇文章,再回忆自己经手的小患者们,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中把弱视的诊断“扩大化”了?被诊断为弱视,对一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都不是一件小事。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弱视的诊断不要只看矫正视力了,一定要更加严谨!
版权声明
撰稿:范雅静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课程,先注册,再提交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