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内斜视
裸眼表现出斜视的状态,睫状肌充分麻痹屈光矫正后显示正位,我们称之为调节性内斜视,多见于中高度远视患儿。
今天我通过一个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像这类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我们是先矫正眼位,还是先提升视力。
患儿,7岁,家长主诉孩子原有弱视、斜视,经过半年左右的按摩、看红光训练后康复了,并且裸眼视力也达到了1.0,因为不想孩子戴眼镜,已停戴眼镜半年,近半个月发现斜视明显来重新检查:
向上滑动阅览
原镜:
R/OD(右眼):+4.50——0.6+
L/OS(左眼):+5.00——0.6+
VAsc(裸眼视力)OU(双眼):0.6
HT(角膜映光检查):+10度(1度=1.75个三棱镜)
戴镜:内隐斜
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
R/OD(右眼):+8.00——0.8
L/OS(左眼):+8.75——0.8
20天后,缩瞳后检影验光:
R/OD(右眼):+7.50
L/OS(左眼):+7.75
保留1.50D生理性远视,给配镜处方:
R/OD(右眼):+6.00——0.5+
L/OS(左眼):+6.75——0.5+
戴镜后眼位检查:
正位,立体视秒,该处方下遮盖试验,眼位下位
家长
提问
1
为什么新配的眼镜视力反而不如原来的眼镜呢,是不是配错了?
2
以前我在外面做按摩训练视力到过1.0,而且训练时没有戴眼镜,我以后还要不要做那个训练,还需要戴眼镜吗?
3
以前我在外面训练时,“医生”告诉我不要散瞳,说散瞳药经常用会影响大脑发育,这是真的吗?
1
为什么新配的眼镜视力反而不如原来的眼镜呢,是不是配错了?
患儿戴原来眼镜,相当于远视度,那么在看远处物体时,习惯使用度的调节,看近处(40cm)处时,习惯使用度的调节。当患儿使用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表现出度的全远视,当睫状肌麻痹恢复后,又变成了度的远视,而患儿原眼镜是度,也就是说患儿每天一直都在过度使用调节,特别是当到了学龄期后,近距离作业增加,容易引发调节过度。而我们在睫状肌麻痹药效恢复后,检影验光保留度生理性调节配镜时,相当于在原来看远时运用度调节的基础上,现在要放松度,就相当于处于“度的近视状态”,所以视力反而不如原镜。这里估计很多家长看不明白,我们用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解惑
举例解释:
我们用“假性”近视来做比方,小瞳下验光度(-1.00D)近视,视力1.0;睫状肌麻痹验光远视25(+0.25D)度,视力1.0;也就是说一个假性近视的患儿,比如这个例子不戴镜视力就达不到1.0,但是当患儿睫状肌完全放松后不戴镜,视力就能恢复到正常1.0状态。
图释:
2
以前我在外面做按摩训练视力到过1.0,而且训练时没有戴眼镜,我以后还要不要做那个训练,还需要戴眼镜吗?
上面这个案例我们讲到患儿如果不戴镜,就会过度使用调节,特别是在近距离用眼时,调节引起的辐辏也会增加(我们可以将手指放在眼前33cm处,当我们双眼从注视远方再到33cm处手指时,可以观察一下除了双眼有轻微的发胀外,还有内转的表现,这个内转的过程就是辐辏)。这个患儿睫状肌麻痹有多度的远视,如果不戴镜进行训练,只会大幅度增加调节需求,从而增加调节性辐辏,让内斜更严重。当调节失代偿时,视网膜光学离焦、视物模糊,弱视训练效果变差。
解惑
3
以前我在外面训练时,“医生”告诉我不要散瞳,说散瞳药经常用会影响大脑发育,这是真的吗?
其实我们说的散瞳严格来讲应该是“睫状肌麻痹”,“散瞳”其实是为了放松调节,解除眼睛疲劳,这样验光才更准确。“散瞳”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但“散瞳”后可能会有暂时性畏光及视近模糊现象(看远不影响,仍然可以正常用眼),而青少年儿童医学验光,各种“散瞳”药的使用也是必须的。后期请继续白癜风专科哪里好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xsjzss/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