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轻松 宝宝两岁了,看近处的东西就感觉是对眼,怎么办?还能治吗?老人说所有的宝宝看起来都是对眼,没关系不用管。
.
唐女士
孩子6岁了,上课老是心不在焉,还是老师告诉我孩子好像眼睛不太对!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异常表现,有的手足无措过于担心,有的粗心大意错过治疗时机。今天就告诉宝爸宝妈们,当孩子出现哪些表现时,可能是“对眼”造成的。
您的孩子看电视眯眼睛吗?
您的孩子老是眨眼、揉眼、频繁挤眼吗?
您的孩子总是歪头看东西吗?
您的孩子眼睛斜吗?
您的孩子阳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睛吗?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也许孩子已经患上了斜视、弱视!
医院眼科主任、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石荣先说,谈起青少年眼健康问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近视,相比之下斜视就不那么常见。一种普遍的认知是眼睛歪了,成了“斗鸡眼”、“对眼”,才是斜视,其实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斜视度数小,家长难以通过外貌变化察觉病情,需通过专业检查才能被发现。在医院眼科门诊患者中,不少孩子都是在查视力的过程中发现的斜视。
这些视力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值得家长 石荣先说,在门诊上遇到的很多小患者仅仅是因为“看不清黑板”来院就诊的,其中很多孩子都没有进行过规范视力检查。而且现在家长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孩子视力不好,一定是近视。其实未必,弱视、斜视和近视并称为儿童三大常见眼部疾病。据统计,我国3亿多名儿童中约有万人是斜弱视患者,数量相当庞大。石荣先指出,很多斜弱视儿童的主要表现也是视物不清,与近视的症状十分相似,正因为此,他们没有得到准确的诊断以及规范、及时的治疗,造成永久性双眼视功能障碍。
一、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位偏向颞侧或鼻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大多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主要是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高级中枢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斜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观,还会破坏孩子视觉功能,引发斜视性弱视,导致斜视患者斜眼的视力都比较差,导致三维立体视觉缺乏。比如“斗鸡眼”,由于双眼从不同方向观看物体,就造成同时看的能力丢失,图像混乱,视觉中枢就要干预双眼的图像、抑制其中一眼,导致弱视,进一步缺少融合视、立体视等人类的高级用眼需求。弱视的危害性不仅表现为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造成双眼视功能异常,以致将来不能胜任需要正常立体视觉的精细工作。同时,由于看起来怪怪的,孩子去学校时被同学嘲笑、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所医院进行排查!
二、弱视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弱视诊断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为0.7。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功能的眼病,最主要的危害是视力低下,而且缺乏完善的双眼单视能力以及精确的立体视觉,成为一个睁着眼睛的“立体盲人”、将来选择职业上有很大的影响!
◆◆◆
宝宝斜视弱视不用治,长大后自己就好了?
最近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就诊,她的孩子今年6岁,单眼外斜视,经检查斜视已经造成了孩子眼睛合并有严重弱视。听到这样的诊断结果,妈妈后悔地说:“孩子2岁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她有斜视,家里老人就说孩子有斜视小的时候不用治,长大后自己就好了。所以没有及时的给孩子治疗,没想到,真是无知耽误了孩子……”
17岁的晶晶(化名),单眼外斜视,斜视眼视力为0.02,达到致盲(国际低视力标准为0.05)。其妈妈说,小时候孩子得了斜视,没引起重视,当时到当地诊所就医时,大夫说长大后做个手术就好了,结果就这样啦。真后悔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
石荣先告诉大家,儿童斜弱视不能自愈,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人们常说的“斜眼”、“对眼”、“斗鸡眼”,在医学上称为斜视。斜视大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可发现孩子眼神不对,有一只眼或两眼交替偏斜,呈间歇性或经常性;歪头视物或将面部转向一侧;两眼睑裂宽度不同,眼睛一高一低等,发现这些现象,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找医生就诊,以区分假性斜视和真性斜视。
◆◆◆
斜视弱视治疗的最佳时间暑假正当时
那么斜视的矫正及治疗容易吗?什么时候治疗是最佳时期呢?石荣先说,斜视和弱视越早治疗越好,治疗晚了以后效果非常差,如若抱着“等长大再说吧”的老观点,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会导致孩子的终身遗憾。
石荣先说,小孩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成人才算发育结束。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是从出生到3岁,3岁到12岁也相对较快(视觉发育敏感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治疗斜视、弱视是最佳时期。斜视5岁前手术效果最佳,对于先天性斜视1.5岁以后2岁以前手术效果最好,此时干预治疗多能恢复正常。如到了成年再手术,只是改善外观,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弱视,3岁是治疗的关键期,3~6岁为治疗的敏感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12岁之后治愈的希望则非常渺茫,视力也会永久低下。所以斜视治疗关键在“及时”。
石荣先介绍,斜视的治疗目的有两个:一是美容。二是恢复和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即恢复双眼视觉。没有双眼视觉,不能从事如医生、工程师、画家、司机等精细工作的职业。如前几天门诊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刘先生,因远视散光、视疲劳来验光配镜。石荣先发现他双眼视力不平衡,没有双眼单视功能,没有同时视。据刘先生自己介绍,他从小有弱视、斜视,十几岁时做了斜视手术纠正,因手术做的晚了,只是恢复了美容效果,而没有恢复双眼视觉,有一次在高速上开车时出了车祸,现在再也不敢开车。
石荣先提醒家长,对孩子斜视要引起重视了。由于斜视手术后要住院观察,不少家长平时带孩子看病确诊,特地预约到暑假手术。对于部分因高度近视、远视引起的斜视,只需要戴镜矫正。暑假休息时间集中,进行治疗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影响小,是孩子治疗斜视的黄金时期。
◆◆◆◆◆◆
手术治疗后,家长应做哪些事?
斜视手术是一种微创显微手术,通过调整眼球壁肌肉来改善。一般术后3天即可出院,且不用拆线。但是,手术只是给孩子视觉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后期仍需要进行视觉和功能训练。但有的家长以为手术就能解决一切,术后没有进行后期训练,时间一长,孩子的眼睛又斜了。
◆◆◆
医院眼科门诊新添置了2台弱视和双眼视功能训练仪,采用国际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VR)、国际专利技术研制的,主要针对弱视治疗、不适合手术的小度数斜视、斜视术后的双眼视训练(包括视觉追踪训练、同时视训练、融像训练、立体视觉训练、集合与散开训练、调节与集合训练等),也可做近视眼的调节功能训练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
预约手术和弱视治疗-
相关链接指导专家
石荣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眼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儿童保健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与鉴定委员会专家;河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开封市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角膜塑形协会“IAOA”会员。从事眼科临床、教学30余年。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1部。获河南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科研成果奖多项。擅长斜视、弱视、小儿眼病、青光眼、白内障、各种复杂眼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儿童验光配镜。尤其擅长各种复杂的斜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显微手术矫正。
本期策划:澹 谧
本期校对:花满城
本期编辑:晴 天
医院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xsjzssfy/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