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胃癌是我国第二大癌症。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胃癌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加上公众筛查意识薄弱,七成以上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域环境、饮食生活、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以及遗传因素等。
熏制食品、腌制食品、烧烤食品是东亚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这类食品要么含烟硝酸盐量高,要么含有一定量致癌物,如-丙烯酰胺、苯并芘等等,适当摄入可能无大碍,长期偏食确实会对胃造成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大约近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而中国约有六成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据研究跟进食习惯密切相关。
胃癌如果早期及时筛查,无需“谈癌色变”。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微创治疗,切除病变部位,经过规范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达95%。而据欧美国家统计,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
很多患者因胃镜需经喉部进入胃内会产生一些不适而心生恐惧,即使严重胃痛也拒绝行胃镜检查。这样久而久之的拖延,自然将癌前病变拖成早期癌症直至中晚期癌症,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胃癌重在预防,要减小胃癌发病率,在饮食上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管扩张加重胃炎;最好实行分餐制,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机会。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坚持锻炼,注意舒缓工作压力。
更多科室动态、健康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rhjzxs/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