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11.01
前言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者,双眼注视近距时调节反应较术前减少,调节波动较为平稳,即调节相对术前放松。
张芳
主任医师
温州眼医院斜视弱视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学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病学组组员
从事临床诊治工作近20年,擅长小儿眼病、斜视、弱视的诊疗,尤其在各种复杂斜视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01
研究背景
1、斜视发病率1%-3%,约50%-90%外斜视可以通过融合机制控制正位,称为间歇性外斜视。
2、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小于20PD)尤其是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改善,约30%的间歇性外斜视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3、术后存在回退现象,远期成功率42%-81%。EkdawiNS等通过人7年随访发现斜视术后第1年回退量约为7Δ,2年回退量约9.5Δ,之后相对稳定。
4、间歇性外斜视主要损害远距立体视,存在单眼抑制,产生视疲劳等双眼视问题。
间歇性外斜视调节相关问题
双眼调节问题
1、双眼注视时存在近视漂移,看近时更明显。
2、双眼注视条件下,两眼调节反应存在不一致。非主导眼较主导眼调节滞后。
调节反应和斜视角关系
1、斜视角与隐斜性近视呈正相关。
2、随斜视角增大,双眼注视时付出的调节量增加。
NRA/PRA
1、NRA低常,PRA高常
2、为了保持近距注视,需要调节紧张,难以放松。
还有一个文献报道就是,成人未矫正的间歇性外斜视出现调节痉挛,这个人注视的时候是假性的高度近视状态,散瞳之后反而视力恢复正常,所以是调节痉挛。这样的人通过手术之后调节痉挛就改善了。
02
课题设计
基于间歇性外斜视与调节的关系,与间歇性外斜视的情况,我们想看一下,手术对于调节有什么帮助。因为它与调节相关,间歇性外斜视与近视同时存在的时候,近视在不断的加深,我们需不需要急于处理?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的问题,在临床上总是困扰着我们。由此,我们做了这个课题。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在手术前后、术后远期变化。
对象
1、随机选取年6-8月温州医医院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9例(术后2年回访21例),患者年龄8-20岁。
2、术前远近斜视差异性10Δ;符合手术指征;无屈光参差、无高度屈光不正;双眼矫正视力均≥5.0;无垂直斜视、眼球震颤、眼球运动异常、AV征;无眼部手术史,无眼部器质性病变。
3、术后1周正位(+5-8Δ之间)。
方法
在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2年,我们都有检查以下项目。
调节反应是用红外自动检测仪,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检测的。
统计学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先进行正太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则使用Wilconson秩和检验;三组独立样本的比较,先行正太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则使用Krualai-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立体视检查比较使用率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3
研究结果
04
讨论
斜视术后眼位和双眼视
1、本课题入选患者术后早期(1个月)正位,术后2年时发现存在外斜漂移,漂移量约为7.9Δ。复发率约为23.8%(5/21,远距外偏斜10Δ)与国内外研究发现基本相符。
2、术后2年所测21位受试者TNO立体视均存在,’’立体视(黄斑立体视)率约71.4%。BO值远距约11±5.6Δ。保持了较好的双眼视水平。
调节反应
1、人眼对近距的调节刺激一般表现为调节滞后,调节滞后的量随调节刺激增大有所增加。本课题受试者单眼注视时调节反应约2-2.5D,与文献数据相符。
2、本课题亦发现当间歇性外斜视双眼注视时,所测调节反应较单眼注视时大。原因可能是为满足近距集合需求,需动用调节性集合以弥补融像性集合不足,形成所谓近视漂移。与背景资料基本相符。
术后调节功能
1、本课题中,术后患者检查调节灵活度时,不论双眼单眼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斜视度的缓慢小的增大并不明显影响双眼调节灵活性。
2、课题中,术后患者在双眼注视条件下的调节反应小于术前,也说明斜视度可能是影响术后调节反应的最主要因素。单眼注视和双眼注视调节反应差值在术后1月和术后2年时并无统计学差异(p=0.),可能是统计量不足或有临床差异,但因个体间存在差别未细分,故无统计学差异。
05
结论
1、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者,双眼注视近距时调节反应较术前减少,调节波动较为平稳,即调节相对术前放松。
2、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2年)患者,存在一定的外斜漂移,部分患者复发,但多能维持较好的双眼视功能。
3、双眼注视近距时:调节相对术前放松,相对术后早期可能有所改变。变化可能主要源自斜视角的改变。
版
权
声
明
此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文章:
刘陇黔教授新书推荐
付晶、孟昭君:不同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眼位控制及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作用
廖咏川:双眼视知觉检查及个性化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陇黔:弱视与视觉可塑性
全球首个VR视觉训练临床试验在苏州正式启动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上)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下)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上)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下)
肖满意:注视能力与双眼视觉关系的研究
周炼红:大样本儿童视力调查的体会
陈霞:再谈下斜肌后徙术
刘陇黔:屈光手术后视疲劳的处理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33.net/ssjzxs/5576.html